2023年10月26日,2023年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智慧氢能分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以“绿色氢能助力氢电耦合智能化”,促进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的深度融合,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济大学、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及智能电力专业委员会、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车株洲等领导专家学者及氢能企业代表参会,会议由智慧氢能专委会秘书长林今主持。分论坛反响热烈,观众互动十分热情!
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研究所所长张存满教授作了题为《碱性电解制氢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方法与标准化》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与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性能评测,坚持推动科技与标准化工作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对氢能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同济大学教授张存满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及智能电力专业委员会会长应光伟以《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氢耦合合发展前景及需重视的问题》为题,探讨了电氢耦合的必要性及前景以及大型清洁能养基地的发展给电力系统带来的新挑战,认为电氢耦合当前还需终试项目经济型、安全性、产业链整合等挑战。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及智能电力专业委员会会长应光伟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林今在《绿氢如何真的绿:技术与挑战》的报告中,首先明晰了绿氢的评判标准,并以电解与电网的交互方式分类,探讨了绿氢技术发展的难题与挑战。他指出面向大规模的化工电力需求,构建无源或弱源电力系统生产绿氢,在兼顾经济性和绿色性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林今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氢能系统与转化研究所所长胡强博士以《基于燃料电池的分布式时长储能技术探索》为题,探讨了基于高温燃料电池的分布式长时储能技术经济性与工程实践。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氢能系统与转化研究所所长胡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康建东作了《电氢耦合场景规划配置》的主旨报告,指出我国氢能是促进新能源消纳利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的不断攀升,氢储能电站作为大规模长周期跨季节储能方式,其作用和优势会进一步凸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康建东
中车株洲所双碳中心氢能技术部部长夏文杰在《中车株洲所柔性绿电制氢系统》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绿电制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柔性绿电制氢系统解决方案。
中车株洲所双碳中心氢能技术部部长夏文杰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电力经济专职傅晨以《“双碳”背景下上海氢能发展及电氢耦合应用场景分析》为题,以上海氢能源产业现状及氢负荷现状为背景,探讨了上海市氢负荷中长期预测及电氢耦合应用场景。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电力经济专职傅晨
专家们的报告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不同需求主体角度,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引发了与会代表们的热烈反响和积极探讨。
【版权申明】文章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转载目的仅用于传递信息而非盈利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