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活动交流 » 社群活动

深耕校地合作,绘就新质未来 ——2024第七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活动在蓉顺利举行

3月30日,由四川省委人才办、四川省科技厅指导,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主办,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承办的“2024第七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清华大学专场——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在成都科学城兴隆湖畔顺利举行。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主任李国贵,四川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兴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邓超,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潘勇,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岩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本本次活动旨在推进清华大学和四川省创新合作,推进更多创新资源和科技成果落地四川,助力四川省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对接会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企业家座谈会、主题论坛和项目路演等专题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及清华校友会、成都、绵阳、德阳、宜宾等市(州)科技局、在川高校院所、项目路演企业以及重要企业、投融资机构、新闻媒体等各方面代表300余人共聚一堂,共商产学研协同发展,引聚创新成果在川转化落地。超过1.2万余人次通过视频和图文直播在线同步欣赏活动盛况。


会议现场


开幕式


开幕式环节由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主持,李国贵、吴群刚、王岩先后为活动致辞,共同表达了谱写合作新篇章的美好期待。


李国贵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多方联动、精准对接、项目带动等形式实施省校战略合作,为四川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打造强大的“智力引擎”。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成为各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新起点,激发更多创新思维,转化更多创新成果,为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李国贵致辞


吴群刚在致辞中表示,清华大学与四川有着深厚的合作渊源,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作为四川与省外高校合作共建的第一家新型科研机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他表示,科技厅将全方位加强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对接,持续深入实施年度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持续跟踪服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持续加强人才培养。


吴群刚致辞


王岩在致辞中回顾了新一轮省校合作协议签署以来清华大学与四川省的交流合作成果。他强调,清华大学始终将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四川为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广大清华学子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搭建了广阔舞台,清华大学将进一步找准省校合作的“结合点”和“发力点”,为助力四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岩致辞

成都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从成都的城市能级、创新活力、开放优势、人才资源、宜居品质等维度介绍了成都基本概况和发展优势,并诚挚欢迎参会嘉宾共享发展机遇、共赢美好未来,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丁小斌推介成都科技创新环境


作为省校、市校合作共建的重点平台,也是清华大学在川的成果转化基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会上首次进行创新成果发布,以创新为引擎,进一步助力四川省市区高质量发展。


创新成果发布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清华大学飞行汽车动力研究中心主任张扬军以《低空经济:从无人机到飞行汽车》为题作特邀报告。他在报告中探讨了低空经济的概念、发展趋势和战略方向,指出电动化、智能化、大众化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趋势。结合低空经济的主要问题、关键瓶颈和核心技术,提出了飞行汽车动力先行战略并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特种动力团队目前开展飞行汽车动力专项技术研究的相关成果。


张扬军作特邀报告


主旨报告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无人机智能交通技术中心主任张建平、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副院长李冰、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谭胜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研究成果,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张建平在报告中强调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关键支柱,而平台是产业发展瓶颈所在,应建立一个包括无人机监管平台、交通服务平台、商业应用平台的一体化平台,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一体化平台的建设运营思路。


    张建军作主旨报告


李冰在报告中结合清华大学技术转移工作整体情况,阐述了技术转移工作对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强调了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他从优化服务体系、加强成果培育、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的服务举措。


李冰作主旨报告


谭胜在报告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及退出总体情况,随后结合自身实践情况,介绍了成都科创投集团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具体举措,提出未来将锚定提升基金群规模能级、增强基金投资孵化功能、发挥科创资源集聚规模效应等方向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谭胜作主旨报告


企业家座谈会


为共享城市发展红利,解决企业发展诉求,在本次活动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来自成都市科技局、投促局、经信局以及相关区(市)县的负责同志与清华校友企业家和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构的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引聚、政策衔接、项目落地等多议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打通了政策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堵点”,为引聚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按下了“加速键”。

座谈会交流现场


主题论坛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而新质生产力是支撑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为助力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双轮驱动”,本次活动特地设置了“国央企成果转化机制研讨”和“低空经济创新实践”两大主题论坛,分别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和机构代表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交流,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就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思维与路径开展深入交流。


低空经济创新实践主题论坛


国央企成果转化机制研讨主题论坛  
 


项目路演

项目路演以两个创新项目亮相主会场拉开序幕,下午进行的“校企双进”创新项目供需对接沙龙上,共有来自清华大学校内院系、地方院、派出院以及清华校友企业的15个创新项目进行路演,实现了企业“用之需”与高校院所“研之能”的深度对接,切实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项目路演


同时,活动还以项目手册和宣传展板形式对外发布清华大学校内院系、地方院和派出院的创新成果200余个,覆盖电子信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重要领域。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是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构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实现了清华大学创新成果与四川省、成都市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有力推进了清华大学和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发,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版权申明】文章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转载目的仅用于传递信息而非盈利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