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济日报》近期邀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刘毅等专家围绕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行研讨。现将刘毅副院长主要观点摘录分享如下。
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氢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我国具有良好制氢基础和大规模应用市场,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从战略层面对氢能产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本期邀请专家围绕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行研讨。
主持人:我国氢能产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刘毅:氢能是未来零碳能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唯一大规模跨季节存储可再生能源的手段。其中,绿氢是诸多行业深度脱碳的唯一手段,包括以石化、化工、钢铁为代表的工业领域,以冷暖供应为代表的建筑行业以及以重卡、航运和航空为代表的交通行业。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绿氢制备应用技术进步和全球“双碳”转型要求,推动绿氢快速发展。欧盟、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氢能发展战略。
“十四五”规划之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发展重点。2000年,我国正式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工作。随后,氢燃料电池及技术相继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政策规划计划中。特别是,“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写入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初步掌握了氢燃料电池电堆及其关键材料、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培育出亿华通、重塑股份等领先企业,燃料电池成为氢能较为成熟的应用领域。2020年启动的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发展。从各城市群发布规划来看,北京、上海、山东、内蒙古等11个重点省(区、市)将在2025年实现共计超过8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推广。2021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销售1881辆,建成加氢站264座。
2020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年份。氢能首次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从法律上正式步入能源体系。随着“双碳”目标和“1+N”体系确立,我国氢能规划从以燃料电池为主,向能源、工业、建筑等多领域拓展。自2021年以来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1+N”系列政策文件都涉及氢能,但对其定位最清晰准确的还是《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即从生产端来看,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消纳端来看,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从产业端来看,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随后各地氢能产业政策密集出台,近30个省份及直辖市发布氢能发展相关政策方案。多数省(区、市)将氢能发展规划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能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或区域“十四五”规划当中,北京、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5个省(区、市)专门出台了氢能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心从交通为主转向多领域拓展。从区域布局来看,各地结合顶层设计与自身资源禀赋推行氢能政策,力争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头羊。广东聚集有16家燃料电池系统企业、13家电堆企业、13家膜电极企业等大量燃料电池相关产业链企业,形成了燃料电池产业集群,但氢气资源相对缺乏,因此以佛山为代表的地区一直深耕高附加值的燃料电池产品,通过关键零部件研发补贴、加氢站建设补贴等方式推动行业发展;内蒙古、宁夏等地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应用场景,各级政府积极支持风光制氢一体化发展,并开展“多能互补+氢”“源网荷储+氢”等多个绿氢示范项目;北京、上海等地拥有丰富的工业副产氢以及大量科研院所,适合氢能产业综合发展与前沿技术开发,推出多项措施对氢能研发单位、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补贴。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氢能在储能、发电和工业等新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为做好相应技术攻关,2021年《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第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认定工作的通知》《“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陆续印发,鼓励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推动氢能在化工、冶金等行业的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一批绿氢应用项目即将落地,为推动氢能多元利用、稳步构建氢能产业体系开了一个好头。
我国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窗口期,围绕生产、消纳、产业等方面定位,氢能产业发展进入“从氢燃料到氢能源再到多领域拓展,区域布局强调统筹谋划、因地制宜、重点突出,产业发展以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完善规范”的新阶段。